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_第493章 同一食材的不同做法芥末墩儿和乾隆白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3章 同一食材的不同做法芥末墩儿和乾隆白菜! (第2/9页)

芥末类的菜品本就是为了爽口通透,要是没了这个作用,那就成了一道酸甜口的凉拌菜,就失去了芥末菜的精髓。

    正吃着,沈国富两口子也来到楼上。

    尝了尝这道芥末鸭掌后,两人也给予了肯定:

    “好吃,一口下去浑身通透。”

    “这鸭掌煮得也到位,有嚼劲,还脆生……小旭这手艺真厉害。”

    沈国富吃了两根鸭掌,开始期待芥末墩儿了。

    芥末鸭掌一般也就去饭店里才会点一份,而且鸭掌也不便宜,相对来说,还是芥末墩儿更家常一些。

    芥末墩儿是一款经典的京味小吃,起源于满族,但因为成本低廉,做法简单,所以便在京城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林旭说道:

    “我这就去做,快的话中午就能吃上。”

    沈国富笑着说道:

    “没事没事,好饭不怕晚嘛,对了小旭,做芥末墩儿的时候,记得也做点儿黄瓜墩儿,跟芥末墩儿一样,也非常好吃。”

    黄瓜墩儿?

    林旭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这是津门版本的芥末墩儿。

    做法跟腌黄瓜有些相似,不过腌黄瓜是用食盐腌制,而黄瓜墩儿用的白糖。

    利用白糖杀出黄瓜的水分,再放入芥末酱腌制,这样做出来的黄瓜酸甜清爽,芥末味儿浓郁,爽口程度不次于白菜做的芥末墩儿。

    回到厨房,林旭开始做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有好几种做法。

    传统做法是挑那种长得细长同时又比较瓷实的白菜,去根去叶后,整棵白菜切成一寸多高的白菜墩儿。

    将这些白菜墩儿小心放在漏勺中,舀着锅里的沸水冲烫三次。

    再一个個码放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