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_第九十一章 好孬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好孬之变 (第1/6页)

    在十七世纪初,全世界人口五亿,而大周人口在一亿七千万左右,加上周边一圈的藩国,的确不愧于上国之称。

    而京城作为大周的政治中心,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亿万人口的生活走向。

    大太监戴权去贾府索要鲜鱼,先不提贾政,贾赦是如何的手忙脚乱,背后的含义就令无数人在揣摩。

    唐清安自诩为棋手,在京城各方视线里,如今却还仍然是个棋子,一颗落入了视线的棋子。

    唐清安收到京城的书信,冷哼一声就把信中的内容略过一旁。

    为什么不学戚继光而学毛文龙,就是考虑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糟粕之事。

    孤悬海外虽然缺少物资,但是却也有它的好处。

    那就是远离这些勾心斗角弄权之事,虽然仍然能牵扯到他,到底不像在内地那般,没有太多周旋的余地。

    整个金州,开始炎热起来。

    唐清安领着官员,寻到一处山坡上,从山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中皆是农田。

    田垄上,百姓们挑着担子,正为田地里浇水。

    这里远离水源,最近的小河也有十几里,如果修建水利沟渠,可以引水来灌溉。

    只不过金州收复日短,且以前的田亩并没有开垦这么多,不像现在哪怕是沙地也利用了起来。

    汉人经历过两次超大规模的迁移。

    第一次是在五胡乱华时期,超过两百万人口迁移,彻底开发了江南,不光令江南有了富裕的基础,也保留了汉人之火种。

    第二次则是北宋覆灭时,这一回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让南方的田亩增多了。

    从南宋时期开始,先后有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