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向星空发出的挑战书!(下) (第2/7页)
是冥王星的一半。 这两颗天体互相潮汐锁定,形成了一个双矮行星系统。 也就是说。 它们的质心都位于冥王星以外。 这就相当于两个天体形成了一个概念上的‘组合星球’,这个组合星球施加的引力就和天王星的轨道对不上了——具体情况可以再去看看此前举过的那个铁球掉入沙地的例子。 换而言之。 冥王星的发现其实是有些误打误撞的数学巧合...... 于是受此影响,天文学家们才会展开对柯伊伯带天体的观察。 再然后的事儿,就是Sedna,2004 VN112,2007 TG422,2010 GB174,2012 VP113,2013 RFS99这六颗天体的发现了。 它们的轨道有些某种微妙重合,高度疑似受到了某些外力的牵引。 于是让天文界做出了在奥尔特星云一带,可能有一个之前未被发现的巨行星或者橘子大小黑洞的猜测。 当然了。 考虑到部分笨蛋...咳咳,鲜为人同学对于天体观测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足的情况,这里再科普一个知识。 那就是科学家们到底是怎么找寻系内行星的——这里的行星包括小行星。 系外行星的观测方法此前已经介绍过了一次,此处就先省略。 总之就是多普勒法和凌星法,另外还有微引力透镜和日冕仪等等。 至于系内行星呢,方法很简单: 大部分时候。 恒星在空中基本不动,行星则会以一定的角速度变换位置。 所以只要用图像自动搜索软件去对比某个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