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魏游子手札 (第4/6页)
主,根据游历的记录,赵弘润感觉这位先人的足迹似乎遍布巴黔蜀的每个地方,他“告诫”魏人:蜀人并不是他们魏人曾经所以为的,是茹毛饮血的野人,事实上蜀地有着其悠长的人文,他们懂得耕种、懂得养蚕、懂得捕鱼,是勤劳的人。 总而言之,就是赞美蜀人,贬低巴人,通篇都是如此。 由此赵弘润猜测,这可能与当时大魏的国策有关:拉拢蜀人,对付巴人。 而相比较巴蜀,魏游子对黔地的评价就要大打折扣了,原因可能在于他在文中评价黔地是『穷山恶水』,甚至于在文中又着重注明,『地不可养人、水不可活鱼』。 赵弘润起初实在很纳闷,纳闷于魏游子在文中所描写的『不能使鱼活命的黔水(黑水)』,究竟是什么,直到他看到了『玄(黑)且粘稠』、『气味刺鼻』等描述后,他险些要吐血。 他怀疑那是石油。 石油能养鱼么?不能! 出产石油的地方能种植农作物么?不能! 魏游子对这片土地所评价的『穷山恶水』是没错,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的真正价值。 『天然易开采的石油……』 不得不说赵弘润有些心动,毕竟石油那可是重要能源之一。不过仔细想想,目前他大魏好像并没有用得到石油的地方,这份心动也就逐渐退了下去。 但不可否认,赵弘润还是记了下来。就跟他记下巴蜀之地的那种白蜡树与白蜡虫一样。 等日后有机会的时候,他并不介意将这些珍贵的资源全部收归到他们的大魏的囊中,为子孙后代谋福。 至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