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2/4页)
开始对他的侧写内容。 这让伯莎开始担心起来,之后恐怕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受害者。 ——是的,她怕这是一名连环杀人犯。 维多利亚时代还没有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这个概念,真正将这类杀人犯做出精准定义和科学分析,则要等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伯莎曾经是罪案记者,她自然对历史上著名的几个连环杀人案件有所研究。 她非常清楚,几乎所有的连环杀人犯在最初几起案件中都有行为升级完善的过程。 “升级完善?” 托马斯显然不明白伯莎的用词:“夫人你是指?” 伯莎冷冷笑出声音,不知道是在嘲讽自己,还是在嫌恶凶手。 “再熟练的屠夫也有新手时期,第一次屠宰羔羊,手法不够熟练,把场面弄得过分难看也算是情有可原。但一回生二回熟,之后该割哪儿、走什么程序,自然是固定下来了。” 托马斯:“……” 看着伯莎暗金色双眼里的冷光,托马斯打了个寒战。 这就害怕了?伯莎话还没说完呢。 她还没说的是,连环杀手的杀人动机、模式和目标都是固定的,当凶手熟练掌握了行动方式后,他还会继续挥动屠刀。 今后如果再出现受害人,其身份肯定依然是妓女。 这确实很麻烦。 连环杀人犯曾经在二十世纪末期泛滥,其中繁杂的社会原因略过不提,客观上还是因为刑侦破案的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抓不住他们。 伴随到时间走入二十一世纪,连环杀手的数量就少了很多。原因很简单,科技发达了,刑侦破案水平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