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美好生活_分卷阅读7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6 (第2/4页)

到遗址以后,分工做好文字、绘图、照像以及测量等各种记录。

    遇到一些小的标本,就采集到专用箱子里,以便带回去在室内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考古发掘要把埋没在地下的遗迹和遗物揭露出来。

    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对遗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也是盈芳不敢一个人带着小金进行开挖的原因。

    小金的力气是很大,威压一施、尾巴一甩,平整的山谷都能被它搞出条万丈沟壑来。

    可要它把深埋地下数百年的生活遗物翻上来,那就不容易了。难保一动就成灰。

    即便人工开挖,且小心再小心,依然能听到钱教授不断地叮咛:“细致!谨慎!注意脚下力道、注意手上力度。搞不好你现在就踩在‘文化层’上……”

    所谓的“文化层”,是考古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

    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夹杂着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残余,这就是“文化层”。

    如果后面又有不同时代的人类在此居住生活,在原来的“文化层”上又堆积了另一层“文化层”,久而久之,文化层越来越多。

    考古学家要想井然有序地揭露出这些错综复杂的文化层,必须具有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否则不仅对考古没有进展,还容易张冠李戴,致使历史紊乱。

    因此,考古队上下都极其小心。每挖到一件前朝遗物,都会小心翼翼地标上序号,注明发现地址、时间、温度、湿度以及周围环境的特殊性。

    盈芳其实一眼就能认出来。可她又不能直白地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