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_分卷阅读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3/4页)

, 浑身疲软, 她也觉得很累。

    叶湘和刘兰翠还在收拾东西, 不时互相说两句话,或者跟她说两句。因为都不熟,说的话便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 比如问问彼此以前都做什么, 各自家乡有什么不同。

    蒋珂说两句北京的胡同, 叶湘那就说两句上海的弄堂。上海的弄堂和北京的胡同大约是差不多的存在,占地很广,哪里都是。弄堂尽头也会有些小烟纸铺, 或有家小酒馆。而在上海这块土地上, 外国人留下的痕迹也很多。之前都是别国的租界, 人被赶走了, 生活过的痕迹却都留下了。尤其外滩一片,紧挨紧的欧式建筑。

    说完上海北京,刘兰翠腼腆笑着说她所在的小县城小村庄。现在城里和农村的生活不一样,农村吃的都是大锅饭。土地和牛羊猪狗都属于公社或生产队所有, 你给生产队干活, 挣可怜巴巴的一点工分,就靠那点工分得些吃的。有时候一家老小太多, 挣的工分不够,基本都是挨着饿过日子的。

    刘兰翠说:“要多给生产队干活, 要不然没吃的。我小时候, 就经常给生产队放猪放羊。”

    说到给生产队放猪放羊, 蒋珂想起宋丹丹老师的一个小品,说什么薅社会主义羊毛。她便笑了笑,看着刘兰翠问:“那你薅过生产队的羊毛吗?”

    刘兰翠听蒋珂问出这话来,便看向她,说:“你也懂这个?”

    蒋珂还是笑,“薅回去纺毛线织毛衣?”

    叶湘听着也新奇,“这都可以的嘛?”

    刘兰翠抿抿唇,“自己家里弄不起来,就我们小孩子胡闹薅了两次,再没有了。”

    这都是些没什么紧要的各家闲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