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善人自有福报 (第1/4页)
孙明有着给儿孙启蒙的经验,讲述的语言并不晦涩,且讲课内容详实,言语朴实,对经义亦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毫无疑问,获得了众人热烈的掌声。 评委们也都给出了高分。 孙明却颓丧茫然,丝毫没有得高分的喜悦。书背得再熟,基础知识讲得再好,又有什么用?科举不还是考不过吗? 他给评委们行礼道谢,踟蹰着,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程明达善解人意地问道:“孙老丈熟读经义,但又考了多年,想来应该是考的进士科?” 科举考试除了进士科,还可以考明经科。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虽然也有时务策,但重在对经义的背诵和记忆。 而进士科,除了帖经,还重在考诗赋和策论,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即使同样通过科举考试录取做官,进士科的人比考明经科录取的人要更得人青睐。 以孙明对经义的熟识程度,若考明经科,应当不至于垂垂老矣还未考上。 孙明态度恭敬:“正是,学生考的是进士科。” 程明达颔首,给出几道经义题,让他作答。孙明对此早已烂熟于心,答案脱口而出。 台下的乡亲们敛声屏气,竟似自己科举一般提心吊胆地看他应对。 孙明的儿子紧紧地抱着孩子,紧张地屏住呼吸,忐忑不安地望着他爹和评委。 他爹考了那么多次,次次失败。 村人多有嘲讽奚落,说他家是吃风屙沫供个老耗财,他爹是打不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