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5/7页)
父亲,做得出这般通敌叛国毫无文人风骨的事,难怪她也如此愚昧。 只是姜雪漪不明白的是,若陶尚书真的要通敌叛国,投奔魏国,按着正常人的思维而言,必然是安顿好了一切才做得出这样破釜沉舟的事。 若不然株连九族,保全不了自己的家人,这么做还有什么意义。 可父亲从未告诉过她陶氏在长安有什么变动,若不是陶氏仍在长安,丽美人也在后宫随行,陛下不会放心调离陶尚书跟在自己的身边。 随行的,只有陶尚书和他的大儿子。 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涌上心头,姜雪漪左手牢牢抱着宸儿,手却在微微颤抖。 陶家一大家子,上有老下有小足上百口人,难道陶尚书都不在乎,只要自己和他的儿子活着就行了? 难道他只在乎自己的荣耀和生命,其余的都不在乎,所以才敢这么做…… 思及此,姜雪漪突然茅塞顿开。 若真是如此,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当初陶贵人的死她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她很清楚自己没有动手,其余人也无法匹配上动机,这件事在她心里一直悬而未决。 可若是陶尚书连他的一大家子都不在乎,自然也不在乎区区一个女儿,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父亲,最想将父亲踩在脚下,他怎么能接受陶姝薇如此废物,处处惹事,姜雪漪却一直得宠,步步升高呢? 如果为了陷害她和姜家,那一切就都合得上了。 难怪陛下查到后面用拿样的原因结束了这件事,原来根本和后宫无关,事关前朝。 一个人若连自己的亲眷都不在乎,那他还配称之为人吗?地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