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7 (第4/4页)
方便,唯有一点,便是容量没有推拉车大,价格比独轮车稍高。 自从何家做了一个出来,平时便放在何氏祠堂用,大伙儿一开始看着新鲜,但一上手便知是个好东西。 因此,遇到闲置不用的时候便常有村民来借,尤其是到镇上赶集的时候。往常重物都是挑着担子一路挑到镇上,但自从有了双轮手推车,大伙便嫌弃起了扁担,有需要的一般都会提前到何家预定双轮手推车。 乡下邻里之间日常往来少不了借还,但也少有提钱的事儿,通常都是今天我摘些你家的菜,明日我借你一把盐。大伙借了东西知道爱惜也不会看作理所当然,借了独轮车的人家通常会饭后到何氏祠堂帮个忙,下地的时候顺便帮何家除除草、松松土,没谁会提钱,也不会有金钱租借的意识。 虽然,用今天我们的眼光来看这种全凭租赁方自觉回报的方式风险太大,但在这个时代,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的人家互相都知根知底,稍微靠谱点儿的都不会让日常小事中一点一滴地透支自己的信用,否则,谁还会在你家真正有急事儿的时候伸手帮你? 唯有“有借有还”,才有“再借不难”;唯有珍惜羽毛,品性良好才能获得好口碑,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而这一点,在看重名声的封建社会尤为重要,也是一个家族兴起并传承下去的根本。 眼见这双轮手推车迅速在村子里风靡开来,何大爷便又让俩儿子闲时做了几个,周转着用。 谁知这无心栽的柳,竟也开了花。 何家的双轮手推车频繁在镇上露眼,引来了不少懂行之人的询问。这双轮手推车不同于摇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