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3/4页)
的余温。 “邓布利多教授,人类心中的‘这杆标尺’是哪里来的?” 老人抖抖胡须,思考了一会莎法尔这句意味含糊的话:“你是指人们心中善恶的标准?” 女孩托着下巴,“总得有人教不是吗?” 她现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是谁最初赋予了善恶的定义。 莎法尔诞生于阿赖耶,而阿赖耶诞生于人类自身的意志力,可以说人类爱的定义并非阿赖耶赋予人类而是人类赋予阿赖耶,那么最初在没有阿赖耶的时候,又是谁指导人类得到了善恶的定义? 阿赖耶只是世界的抑止力,并不具有独立的人格与单独个体化的思考能力,这是历史、文明、人类意识的最终结晶体,1922年,人类侧的抑止力拥有了一个理论上的名字,集体无意识。 而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个理念的荣格,在他的论述中,所谓的集体无意识是指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他将人的无意识分为两个,一为个体,二为非个体,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 如果说集体无意识——也就是阿赖耶——只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社会性残留,是深刻于人类基因图谱上的符号;那么善恶的最初标码也应当是由人类自身参悟而出并应用于自身社会并延续数千年的规则。 阿斯加德开启了莎法尔的视野,让她得知地球、乃至于九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高智慧生命体,可这一套善恶理论本该只属于人类社会,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