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2/4页)
婚生子的什么年龄段的都有,所以章琬华这样刚生完孩子也结过婚的,并非是极少数。大家都是从特殊年代经历过的过来人,互相之间都有几分惺惺相惜,再加上章琬华是本地人,很快便和同学们认识了。 李岩则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地方带着滢滢安顿了下来,平时章琬华也不住学校而是和丈夫、女儿住在一起。 找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八十年代初期,很多都是国有大工厂,你得凭成分、推荐才能进去,有的还是父子顶职那种。那时候也还没开始流行个体户,自己做小本生意的少之又少。人们都还停留在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的观念阶段。那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如平地一声雷在全国震惊开了。 不过那年月也有好处,就是人们的思想普遍都好、热心肠的人多。见李岩小两口从外地来,女的求学,男的白天还独自带女儿,很不容易。社区街道的大妈便也热心地帮助李岩。那时候自行车在内地刚开始遍地开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成了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样东西。 李岩便在住处的巷子口摆了个摊,专门修自行车,偶尔也修修钢笔、钟表什么的。这些机械类的东西到了他手里,拨弄拨弄就能弄好。有时候谁家东西坏了,请他帮个忙,也都二话不说就去。 街道潘大妈看见李岩就乐得合不拢嘴,“这小伙子可真热心,谁跟了谁幸福!”她也很喜欢章琬华,还有他们的女儿滢滢,平日里若是李岩忙,就把滢滢放在街道的办事处。 日子一天天地过,没有了之前在李家沟的那些烦恼,两个人带着女儿,章琬华重又回到了校园,李岩因为勤快手艺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