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第2/3页)
些得意。 顾瑾暗自心惊。 这澜州的买房政策,居然与唐朝的政策相近。 离谱了。 这时,李仁勇悄悄拉了拉顾瑾的衣袖,小声问:“瑾儿,那村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太懂?” 澜州与建州相隔几千里,说话的口音自然有些不同,不过,认真听也还是能够听清。 这得益于周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在做统一语言这一项工作。 只是,大州城还好说,乡里面的村民们说话,虽然已经尽力说官话,但还是带着乡音。 不止李仁勇听得吃力,李家人都是连猜带蒙,懂了个八九成。 但当罗山咬文嚼字,他们就懵了。 顾瑾还好,罗山的口音,接近有点像苏州话,她认真听听,能听懂。 在罗山的话中。 澜州所有的地和房,如果想出售,得先问过亲戚。 亲戚同意,还得再问过邻居。 只有亲戚和邻居都没有人要买,那么这个房子或者地,才能对外出卖。 一旦未经他们的允许出售,那么左邻右舍还有亲戚都有权上告官府,以原本价格赎回。 也就是说。 澜州的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 得先问过房主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左右邻舍,才能有机会下手。 这样一来,可买的房源不仅十分有限,价格还居高不下。 听完罗山的话,顾瑾想要在澜州买房的念头破灭。 本地人想买一套房都那么难,外地人就更不要想了。 毕竟,人都是排外的。 像罗家村,如果不是接到朝廷指派的任务,他们是不可能接收从建州来的灾民的。 罗山将李家人带到一块空地后,又交到了一些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