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 (第1/4页)
强辞小小通判有胆违扭上面言语,责有私心,道他不敬,拿到决策者一说,要将其革职领罪。宣召而下,依旧打还原籍要他做个无名县令,三年无俸服侍,以儆效尤。 等章笙回去新阳府,已是三月之后,奔波cao累还没到地方,那调令的告书便下来了。俗话说富贵千人来帮,落魄连狗也嫌,那些素日间桥头梁后来巴结的,都怕撇不干净就了。 如此去汲汲营营,真也是富贵到头终须尽,竹篮打水一场空。要去寻他娘儿俩,只青娘也不知了去向。 原来青娘只回来后一意要搬去外间住,拉拉杂杂地找了一处县里郊野的平房,稍稍添置个两床被褥和桌子凳子也就了了。她如今一个孤身妇人家带着孩子,总要流出些口舌,为着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带着丫鬟花枝,再有那来宝做些抬米砍柴的活计过日子。 她亦是个娇小姐哪里做过这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酱醋,然今时不同往日,她无依无靠的,再不担当起来,怀里还在吃奶的小儿怎么处。夜里就把身上所有的花销细数一遍,心里合计合计,想想总归是坐吃山空,踯躅不前。 可巧,那山野间住着一户织梭人家,姓古,大娘便是久寡失夫,身边带着一儿子过活。古大娘山间村妇,朴素热情,见新来的邻居是个娇气的女娘,只道她是新寡无靠,惺惺相惜,极为怜悯,便主动给些绣品织丝过去,邀着一块分担,这般下来,她只同花枝俩个每日里做几个时辰糊口度日也不难它。 过了一月,只说那一天,青娘住的房屋外迎来一客,翩跹而至,不闻马蹄踏踏。他亦远远就瞧见一位穿着花棉布,头披翠方巾的妇人,鸡黍篱笼前,手拿一斗笠喂着。花枝离得院门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