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朕为夫人寸心如狂 第110节 (第2/6页)
,上首太后却已借戏垂训起来。 “哀家见此,倒是不由想起患难时曾经见过一妇人,她本是富贵人家的娘子,亦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奈何一朝国破家亡与丈夫分离,竟是沦落到当街卖草鞋划破面容,也要守着丈夫——” 乐嫣却是辩也不辩,只是静静听着太后的话。 太后又问她:“皇后觉得此戏如何?” 乐嫣答曰:“妾听此戏亦是心绪难平,想必那娘子的丈夫若非一代英豪,也必当与那娘子一般情比金坚。” 太后静默片刻,忽而笑着,并不与皇后扯什么情不情的:“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那女子的丈夫也未必是什么世人以为的良人,更非什么英豪,只奈何那女子品性极佳罢了。” 这话只差人前将皇后为人庸俗不堪,不能同甘共苦之语扣去她头上。 乐嫣听着,却道:“品性极佳却不等同于痴傻愚钝,妾却以为,那女子既是忠君忠情之人必是性情之辈。为国守节方是大义,为夫守节,必她的丈夫担的起她这份心意。” 太后听了一阵气闷。 “皇后莫非是觉得前朝这位甄氏烈女的事迹还有假不成?” “妾不敢。妾亦只是感慨。听闻自这位甄氏烈女的戏曲广为流传屡禁不止,南边已有妇人以学她气节为荣,夫死后被娘家婆家联手活生生逼迫那娘子守寡,甚至逼迫她上吊自尽。妾以为,这出陈年旧戏不管是真是假,闹出人命来,如何就不该再唱了。” “说戏你却扯起旁的,莫不是皇后觉得这女子殉夫的气节还有错不成?” 诸人却见皇后展颜一笑。 乐嫣说起自己的真心话:“每个人皆有每个人的活法,妾不是她,未曾经历过她的经历,如何能评判她的人生过错?只是妾觉得,落水并不等同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