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科举)_分卷阅读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1 (第3/4页)

日甚一日也……”

    林蓁仔细听去, 后面就是朱厚熜自谦的话, 大意是说他无才无德, 到如今还不能使天下大治,不知如何才能使风调雨顺,灾害不生, 百姓足衣足食,努力耕种, 各司其职, 顺应天命,最后道:“……子诸士, 明于理, 识夫时……当直陈所见所知, 备述于篇, 朕亲览焉……”

    题目宣读完毕,众人依次就坐,或许是因为会试的名次比较靠前,林蓁就坐在第二排。待后面诸生一一坐下,执事官开始发放策题和答卷纸,令他们开始书写对策。同时还赐了每人一包宫饼充饥。林蓁翻开印好的卷纸,只见第一开前半页上写的是履历三代。无非是“应殿试举人林蓁,年十五岁,系广东省潮安府海阳县人,由廪生应广东乡试中举,由举人应嘉靖五年丙戌科会试中式……”然后后面就是林蓁从曾祖到父亲的名字。

    林蓁往后翻去,前六开都是用于写履历弥封的,后面就开才是给他写策文用的。朱厚熜出的这一题,乍一看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说朕勤勤恳恳,为何百姓仍然吃不饱,穿不暖,你们作为明理的读书人,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决不可有所隐瞒。可是,前生后世考了一辈子试的林蓁却看得出,这道题也是有题眼的,嘉靖明言如今“耕者无几而食者众,蚕者甚稀而衣者多”百姓冻馁流离,不堪其苦。这确确实实是许多地方的真实写照啊。

    其实,林蓁考举人的时候,王世芳加试他的那一道题中,他就由自己过去所见所闻写下洋洋千言,对这些弊端已经多有陈述,但如今要做一篇能扬名千古的好文章,他还要再认真揣摩揣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