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2/4页)
去问那书坊老板道:“这一卷书要多少银子?” 老板抬眼一瞧,答道:“四钱半。” 林蓁大吃一惊,道:“怎么这么贵?” 老板道:“你看好了,这是抄本,不是刊印的,整个海阳县也只这一本,你这孩子不买就罢了,快放回去,莫给我翻坏了。” 林蓁的心又开始淌血了,他摸了摸自己的钱袋,道:“我……今天出门没带这么多钱……” 老板没有跟他废话的意思,一把把书从他手中夺了回来。陈一松转头瞧见,道:“阿蓁别急,正好我也要买几本书,一起付了便是。” 最后一算,陈一松买的几本书还没有林蓁这一本书贵,陈一松好奇的凑过来看了看,道:“原来是苏老泉的文章。他的名气,可没有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那么大,怎么,你喜欢读他的文章?”说罢,便拿起书来,随手翻了几页,称赞道:“嗯,确实不错!阿蓁,怪不得你小小年纪,八股文就做的这么好,原来你文章深受这苏文的影响,比如今的时文少了许多约束,反而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林蓁连声谢过了陈一松,拿着这珍贵的回到了县学。仗肯定要打,但书也要读,他决不能有一点松懈,还得继续研读四书五经、练习做八股,为明年四月的道试做好准备。 又过了两三日,林蓁便叫上翁万达和陈一松,打算去杨三的布店找他聊聊,看能不能得到些屯门岛上的消息。三人走到码头边一看,如今的码头戒备森严,再也不见一个高鼻深眼的佛郎机人,顿时显得安静了许多,但一路走来,各家店铺门口也有些萧条。杨三今天没有出门,正坐在门口看着伙计们收拾货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