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7章 不给面子又如何!? (第3/8页)
王琛第一次收到这么高档的名刺,实际上他对于名刺的了解还不少,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古代的名片叫“名剌”,觉得“名刺”是错别字,实际上不是的,名刺就是正确写法。 在一开始,中国古代名片称作谒,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纸张还没发明,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发展出了“刺”。 那么谒和刺有什么区别呢? 谒的形制、称谓都比较郑重,也都是用于下对上的,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是一种古老的大名片。刺的内容、形制,简便而亲切,虽也有用于下对上的“下官刺”,但主要是用于士大夫间,以通爵里姓名,是一种小名片。 也就是说,对方用刺非谒,有两种可能性,一,社会地位和王琛相当,二,表示亲切。 王琛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如今自己贵为国师,从品阶上来讲,属于从一品,放眼整个朝廷,除了皇帝、亲王和皇宫里的太后、皇后之类外,不论是宰相、枢密使等等,社会地位都和他相当,因为宋朝正一品属于加官,不是常职。 那么,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性,拜名刺的人,很有可能是朝廷一等一的大员。 至于第二种可能,王琛在汴京也没有太多的关系啊,他觉得不太可能。 可是,当他打开名刺看了一眼后,颇为诧异地看向老管家,“曲先生,来人长甚模样,几岁几何?” 曲先生回忆了一下,“看来人模样,约莫五十来岁,长相魁梧。” 五十来岁? 长相魁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