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八千米的生命高度 (第3/4页)
他们不清楚,但是作为文科生的赵丰年是知道的。 希夏邦马峰,座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距珠穆朗玛峰120公里,海拔8013米,世界第14高峰,是世界上l4座8000米级高峰中的最低一位。 文科生之所以知道,也是因为这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华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是偏僻考点。 刘彦麟见状,更是得意起来,“这个您几位可千万别说出去,目前还是保密阶段。我们准备明天夏季对希夏邦马峰发起冲击。” 而后他从包里翻出一本书,递给了吴楚之。 《八千米生命高度》,封面挺精致的。 雪脊线上一行人正艰难的攀登着,而天空中一只雄鹰正展翅高飞。 “这是我们在99年出的一本社史,1998年,我们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8201米高的卓奥友峰。 您大可放心,我们对8000米以上的山峰登顶有着充足的经验。” 刘彦麟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就在去年,山鹰社攀登了7048米高的xz穷母岗日峰。 虽然高度差了1000米,但那是一座难度远远超过明年目标希峰的高山,且有不可避免的雪崩地带。 当时还真的发生了雪崩,在他们的经验下,全体人员避险成功,这也给了他们无尽的勇气,一山更比一山高! 刘彦麟的眼神热烈起来,去年的队伍,再加上吴楚之这个体能怪,按照这样的队伍标准,攀登希峰其实根本不在话下,完全是白捡的荣誉。 “小吴总,一旦冲顶成功,我们山鹰社将是全国登顶此山的第一个民间社团。 果核公司的旗帜也将与燕大的校徽一起在山巅上飘扬,而您更是会作为第一个登顶的企业家被载入史册! 这机会千载难遇啊!别犹豫了,和别人不一样,您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冲顶的,这可又是一桩美谈!” 吴楚之深吸一口冷气,凭实力冲顶? 我特喵的会凭实力作死吧! 刘彦麟要是不提‘希夏邦马峰’这名字还好,吴楚之还没想起。 一提这名字,他便想起了那场曾引起全国震动的山难。 特么的,就是明年!就是山鹰社! 届时,冲击顶峰的燕大山鹰社登山队a组,5名成员全部遇难! 以前他也只是把这事当做新闻来看,直到08年,山鹰社当年的几名幸存者拍了一部纪录片——《巅峰记忆》。 吴楚之挠了挠脑袋,心里很是苦恼。 这算什么事儿啊! 他是说看这哥们儿眼熟。 这货虽然不是那5名壮士之一,但是有的时候,活着的人,可能更为艰辛。 那次山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刘彦麟便是其中一个。 本可成为生物学专家的他,从此走上了专业保护登山、救援的人生道路。 吴楚之叹了口气,暗自摇摇头。 见着了,又不能不救。 好歹特喵的是5条命,5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他还记得有一个采访,当时的山鹰社社长说,对五个遇难社员家庭的感情,成了山鹰社心灵上永远的一块保留地。 老社长刘彦麟勇敢地拒绝了学校的劝阻,坚持去见五个人的家长。 他们想用各种办法弥补家长们的心伤,其中包括在遇难社员之一卢臻读中学的母校设立了一个“卢臻奖学金”,还按照五个人的家庭分布地域,派家在附近的社员假期去探望。 可是年轻的他们并不知道,遇难者家长对他们的情感是矛盾的。 双方交谈,总是三句两句扯到死难的儿子身上,空气极易瞬间冻僵。 一方面,家长确实想好好招待这些孩子;另一方面则不希望他们来。因为这无疑是又把他们心灵上的创口揭开一遍。 这种慰问看似温情,实则残忍。 “卢臻奖学金”发了两年,停了,因为每次给中学生发奖学金都要把卢臻的父母找来,这太残忍。 吴楚之还有一个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