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9 (第1/4页)
起自己,也是被夸过天资聪颖的,却还是十四岁才中童生,耐下性子磨了五年,方在第六年参加院试,然后,一举夺魁。 如果这小孩这次是奔着中童生来的,那恐怕要失望了。 县官含笑抚了抚胡子,想着可以考试后,去小孩家里问问情况,夸奖夸奖他所拥有的勇气,这样子,或许不会让小孩儿太过挫败。 他看了看日头,算着该是下去巡视的时候了,一路走走停停,做着不刻意的样子停在姜星秀的号房前,然后,彻底挪不开脚步了。 县试第一场考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具体书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经题: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诗题:赋得春雨如膏。 才刚开考,姜星秀自然是在做书题。 此句出自,全句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意为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 当然,这里的读书人,说的是读书明志提升了自我修养的人,不是是个读书人就能自称“士”的。 一路走下来,县官看到的都是用孟子原本的思想,跟在考题后面的全文来破题的,中规中矩,无大错,却也不出彩。 对于科举来说,中规中矩,确实保险,但是,不出彩,也就意味着很大可能因为录取名次原因被刷掉。 而这小孩儿就不一样了,他的破题思路……县官还是头一次见到。 从百姓道德观念不高,说到他们不懂道德,不清楚什么样的才是道德,再到要有人教他们何为道德,知礼义廉耻。中心思想就是,人人有书念,人人知道德。 通篇也不是假大空,还写了什么“九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