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第1/3页)
简一鸣的现场演奏效果是和路加同一档的存在,甚至还要更好一线,以约翰的目光来看,仅仅是贝一能有这种现场,与其说是作曲家和作品的加成,不如说是演奏者的实力。 国际上也只有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家,才能让人不看作品光凭着人就把现场拉满的实力,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卫丛。 卫丛是出了名的现场型演奏家,作为现代演奏家里面即兴独一档的人,他每一次演奏的华彩部分从来没有跟过谱,往往是自己即兴演出,充满了惊喜和个人色彩。 从这个角度看,简一鸣果然是卫丛的学生。 不仅继承了卫丛这种即兴改编的大胆,还继承了卫丛腥-风-血-雨的体质。 约翰看上去还很认真地听在场所有评委的争论,实际上人已经神游天外。这种争论由来已久,简单概括就是“原著党”和“改编党”。前者要求尊重作曲家意图,力求完美体现作曲家时代的风格,保留原汁原味的原著味道,后者则是愿意根据时代和个人改编,鼓励加入个人色彩在经典曲目上,力求与时并进。 “这是亵渎!谁允许他这么演奏的,一个毛头小孩谁允许他擅作主张!” “看看这个现场,看看听众的反应!这是实力的证明!” “他没有一个音不在原谱上。” “那个演奏方法就非常不尊重乐谱!” “但贝多芬的原谱也没有说不能这么弹吧。” ……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乐谱。 很多音乐家其实生前并不出名,他们最原始的手稿大量丢失,只能依靠出版社版本的乐谱,但是出版社的乐谱在出版的时候有可能经过了编辑等人的二次改编,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作曲家添加标记甚至改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