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临阳文会 (第1/4页)
这时的南宫燕和张屠如才刚刚进入祁州,祁州太守就已经打算要逃跑了。 文会组织得很快,平时喜欢吟诗作赋的士子,想要凭借一首词在士林扬名的墨客文人,还有那些附庸风雅的半瓶醋,自认有点身分的乡绅巨贾,听说太守大人要以文会的形式进行施粥,还设了彩头,都纷纷来捧场。 临阳楼客如云集。 在临阳高台的下边,已经有民夫在推土凿石,平整地基,准备搭设粥棚了。 一条条彩灯被挂起来,连临阳楼旁边的树都挂下了各色布条,风吹布条飘动,煞是好看。 临阳楼故名思义,旁边就是冀阳河,临风把酒,看河水向北流去,不免要感叹一声逝者如斯夫。 临阳高台上,祁州士林中文名第一的士子李廊,一边端着酒杯与众人说笑,一边心中暗暗琢磨着诗句好词,一心要在太守面前夺到彩头,扬一扬名。 另一边的酒楼上,气氛又自不同,名商巨贾云集,富绅豪客汇聚一处,有乡中耆老,致仕的官员,都是三两一伙,边吃边谈,猜测着哪位青年才俊能夺得今天的头名,又有哪首诗词佳句会流传出去,脍炙人口。 看似都在参加这场文会,但圈子截然不同,隐隐地把人群分成了两类,泾渭分明。 虽然太守农弘还没有来,但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始吟诗了。 这一次临阳楼安排了三十名笔杆子在上面,专门为这些文人写诗,只要有人报名吟诗,就立刻录写到一匹白色长绢上,这长绢的长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