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2/4页)
康熙不想为难朝臣,更不想为难儿子,纵使对老八再看不上眼,也不能眼睁睁看他娶回个破鞋,一辈子造人诟病。 送回科尔沁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然而就在动身前夜,图门宝音死在了慈宁宫,说是无颜苟活,三尺白绫上了吊。 康熙请太后迁去宁寿宫,将太后送走之后,这才使人彻查。 彻查的结果没公开出来,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这位格格的死并不简单,康熙表面上认可了无颜苟活这个说法,把她的遗体火化,使人将骨灰盒送回科尔沁。 至于太后,经此一事,身子骨衰弱不少,在病榻上缠绵了大半个月,才勉强能下地走动。 她知道图门宝音不是会自杀的人,却没问皇帝真相,也没使人查什么。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对谁都是。 站在科尔沁的立场,她活着一天,别人永远会记得这事,她死了,只要一段时间不提起,慢慢总会忘记这么个人,哪怕想起来,也不会在像事发时那么深刻。 再有一说死者为大,她都赔了命,再被谈起旁人总不好太苛刻。 虽然猜到事情不简单,不过既然已经得到最好的结果,还追究什么? 令皇帝震怒的是,竟然有人手那么长,伸到慈宁宫,在太后眼皮子底下也能把人弄死,想到这,他就难以安睡。反倒是太后心宽,对她而言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没什么差别,这几十年原就是熬日子。 第120章 猜中 虽然对外众口一辞, 都说科尔沁格格是因为羞愧, 无颜苟活, 其实宫里早有猜测,皇子们也有怀疑。盖因那事出在慈宁宫,事发后皇上第一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