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98节 (第4/7页)
锐器未必人人都要配,但先有是极必要的。” “何况此事并非今日商议之要事,右宗伯若有异议,不妨廷议之后再商,如何?” 柳贺已这般说了,官员们自然也是赞同,话题便又转移到了边饷上。 张学颜与吴兑一道将各边镇所耗钱、人、马等数据一一列上,果真,除辽东以外,各地边镇都缺银,便是分布在富庶之地的卫所,纵是有地方接济,开销依然紧巴巴的。 大明天下是靠打仗打出来的,两百年后,各边镇军纪松弛,兵卒战意远不如洪武时,加上朝廷以文驭武,武官升迁之途十分狭窄,兵卒们自是更缺少动力。 但钱给还是不给? 多少还是要给的。 全不给,这锅就是各地总督和兵部背了,朝廷如今也不是最缺银的时候,该出的钱还是要出的。 不过此事若只有吴兑一人坚持倒也罢了,偏偏张四维与柳贺两位阁臣掺和了进去,那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除了这二人外,也要顾及天子所想。 九卿衙门正官及六部侍郎将自己所想记下,交予兵部右侍郎,结果并未当堂公布,但据一位离张四维十分近的官员说,看到廷议结果的瞬间,张四维面色十分不好看。 下衙之后,吴兑邀柳贺上门,向他细述了一番如今的苦处——他之所以争边饷,也并非全为边关将士。 “自元辅归乡,王蒲州、方嘉鱼所揽功绩皆系于我一人之身。泽远你也知,大司徒也是因军功起家,元辅在任时,提携了不少在边事上有功的官员,若元辅一离任,我连边饷都争取不到,那便意味着我等官员的溃败。” 柳贺敬了他一杯酒:“大司马的确不容易。” 吴兑并非为自己一人争,而是为张居正所提携的边镇官员在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