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8节 (第3/8页)
社学的考评,以证明柳贺是社学中最优秀的学童,不过柳贺报考二氏族学能否通过还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柳贺听了孙夫子指点,自然打算安心在家读书,他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无论在社学还是在家,都是按作息表严格执行,正如夫子所说,社学无非《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学童必读书,听多了于柳贺无益,反倒浪费了他宝贵的时间。 柳贺回家时,孙夫子收了他的节礼,却赠了他纸笔若干,他与师娘曾有一子,却在十一二岁时夭折,眼下他为柳贺指点迷津,心中却忍不住想,若是他独子还在,当年他恐怕也会费尽心思为他寻访老师。 第12章 读书之路 孙夫子为柳贺列了一个专门的读书清单,其中当然以四书五经为主,却不仅仅是四书五经,孙夫子自己虽然一副老学究样,却没有兴趣把柳贺培养成老学究,反倒希望他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 正如孔子所言,何为士?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多谢夫子。” 这一刻,柳贺是真的被孙夫子折服了。 孙夫子虽然举业为成,只能拘于村中当一塾师,可他能安贫乐道,培养学童,算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身为读书人的职责。 在通济社学,柳贺并未受孙夫子太多偏爱,因为孙夫子对所有学童都一视同仁,只以学业分高下,但孙夫子却怜惜他们母子二人生活艰难,看到柳贺有读书的天赋,实在不忍看他求学无门,以致天赋被埋没。 对于镇江府城的读书人来说,报考丁氏、茅氏二族社学并非什么秘密,可对于身处乡间的柳贺来说,去何处求学几乎是他面临的头等大事。 况且他还指点了柳贺该读什么书。 在社学这几月,柳贺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