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9 (第3/4页)
。”语气迟疑。 王诠:“那你怎么这番表情。” 王溱:“我是看懂了,景则此刻的用心。” 当夜,高官们纷纷上书至垂拱殿,表明自己对笼箱的意见。 徐毖、陈凌海、孟阆等人皆对笼箱不发一言,他们真的没看懂这东西的用意。王诠、王溱等人则是无条件地支持唐慎,上书请皇帝准许造改部多建造笼箱。 这其中,工部尚书袁穆写了一封万字奏折,次日早朝,呈了上去。 他竟是一夜未眠。 袁穆是先帝时期的榜眼,于开平二十一年,被赵辅任了工部尚书一职。 赵辅任命官员,从不会因材而行。就像唐慎,他之所以当了工部右侍郎,不是赵辅发现他有做工部官员的天分,而是因为苏温允恰好升迁勤政殿参知政事,将工部右侍郎的职位空了出来。工部是个空闲衙门,权势不大,受多部制约。唐慎要升三品官,做一个工部右侍郎再合适不过,这是一个有名无权的过渡官位。 袁穆也不是工家读书人,但他做了工部尚书后,便开始大量研读工家书籍。 于是他在工部尚书的官位上,足足坐了十五年。工部其余官员都换了个遍,袁穆依旧是工部尚书。他是个守成之官,从未有过高明政见,一心守在工部衙门。但他也真正成了一个工部的官。 袁穆上书,请皇帝大建笼箱。 许是这万字奏折打动了皇帝,又或许赵辅信了那冥冥中的命运,他随即下旨,命户部、礼部协理工部,大力研发笼箱。 登仙台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