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七十四章 共识 (第2/5页)
八万九千三百余贯,最后值十一万两千五百余贯,两下相除,利有两成五之多。” “到了熙宁二年后,朝廷铸熙宁重宝,间杂以平钱和折二钱,以铸折二大铁钱,一贯铁钱还不足十二斤,其利足为一倍又五成之多。” “朝廷从铸铁钱之中,获利颇丰,又废除从仁宗皇帝以来的铜禁,此官民两便矣,由此可见折二钱之功。”众人听了吕惠卿巧舌如黄地大讲折二钱的好处,明明是朝廷谋利之举,偏偏被他讲成了便民利民之举。 但官家就是吃了这一套,吕惠卿道:“自熙宁二年后所铸的熙宁重宝,无论是平钱还是折二钱,在民间都流通即便,未有什么不妥。” “如今臣以为若铸熙宁通宝,熙宁通宝则是折二钱为主,再杂以折三折五钱,再以其中得利,用钱来回购朝廷所发的交引,此亦为两全其美之道。”听了吕惠卿之言,众相公们一阵sao动,章越也是为吕惠卿突如其来的cao作在心底一百二十万分的佩服。 自己在庙堂上突然提出回购交引,这是出乎吕惠卿意外的,但他仓促之间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cao作。 但这cao作是什么?拆东墙补西墙吗?一面滥发新钱,一面装模作样地回购旧钱。 这就是所谓的大斗进,小斗出的saocao作啊。经典的小学生计算题,一个水库一面放水,一面进水,请问水库多久可以装满或者排干? 一般小学生就摔笔了,这尼玛不是忽悠老子吗?又是放水又是进水的,水库到底放水还是进水? 为什么?因为既要收敛钱财,又要宽厚仁义,吕惠卿揣摩了皇帝的心思,耍了一套花里胡哨的动作混淆视听。 折二折三折五钱是破坏朝廷的币信,有了折二后,拿到官铸平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