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1/4页)
弟,先后中了进士入朝为官。哥哥做到了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为首辅。弟弟做了左都御史,后来外放都督两广,是朝廷数一数二的封疆大吏。 两兄弟后来致仕回乡,共同办了一所书院,教导家中子孙读书,就是如今的文山书院了。李家的子孙代代相传,大都走的是读书科举的路子。两兄弟之后,虽然子弟再没有入阁拜相的,但也出过十来个翰林,每一代都有官至二三品的朝廷大员。 如今,文山书院已经不仅仅是李家的族学了,而是广收天下的学子。而李家的子孙在府城世代繁衍,枝繁叶茂。因为他们主要在城东聚族而居,所以被称作东城李。 西城田,则是府城李姓之后的第二大户。 要论富庶以及人口数量,田家并不在李家之下,之所以排在李家之后,是因为李家门户清贵,而田家则是以商贾起家的。如今田家的子弟也多有走科举仕途,在朝为官的,但总体来说,他们的根基和主要的富贵还是在商贾。 西城几乎所有的大铺面都是姓田的。而李田两家相互为姻缘,亲戚关系那也是盘根错节。东城李贵且富,西城田富且贵。 “这么看来,这府城就是李田两家的天下了。”夏至听了长生的讲述,微微点头说道。 这么说着话,马车早已经进了东城的地界,很快就到了文山书院的外头。文山书院,顾名思义,是因建在文山而起名的。 据长生说,文山原本不叫文山,而是叫做丘山,因为山并不高。是李家的两位先祖看中了这里,在山上广栽树木,又圈下了周围的土地,建立书院。他们觉得丘山不好听,就改成了文山。书院也就叫做文山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