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_第七十九章 金坷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金坷垃 (第4/8页)

在为这条运输线服务,后面从辽东到江南的海运线,则为整个体系服务,最终就是整个国家都在竭尽所能维持这仅仅几万人的进军。

    成本极高。

    朝中大臣早就已经不满。

    认为这样劳民伤财,根本没有意义,而且疲弊天下。

    这还仅仅是短期的军事行动,未来如果常年驻扎,甚至再设立更多驻军卫所,那真的就是疲弊天下,但如果杨丰的试验能成功,就可以说真正解决了填充问题。他懂种田,知道豆饼在稻田肥料的价值,如果杨丰能在东北真正搞成,源源不断运到江南的豆饼会带来粮食的大幅增产,最终让东北有了价值。这样无论朝廷还是民间也都不会再反对,那时候他能做的可不是杨丰这点,杨丰无非就是去搞个商屯,还得用女人往那里引诱,他却能够强制性大规模移民。

    只要有几十万汉人,而且有稳定的农业,可以繁衍生息,那里任何乱七八糟都翻不了身。

    杨丰这是在给他趟路。

    这根本不是计较成本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这样所有问题都解决,至于那些机械,当然是杨丰搞个工厂,朱元章准许他从工部所属匠户挑人……

    理论上还是大明和大夏合资。

    朱元章对这种模式很喜欢,毕竟地方是他的,人是他的,产出也是他的,杨丰最多赚个浮财,但浮财也是在大明的浮财,又不可能运出,还是留在大明的,更何况这些浮财还是宝钞。这种模式可以说除了需要忍受一下杨丰的嚣张跋扈之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