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5 (第1/4页)
有一些怀疑,太子怎么会这么好心,带他出宫来见赵从一? 赵从一坐在一侧,衣袍简朴,通身无饰,面对另一侧学子如狂风暴雨般的质问,神色沉着,不慌不忙, 一一加以反驳。 他条理清晰,论述清楚,加之旁征博引,各色典故信手拈来,不多时,便让另一侧学子心服口服的拱手 下去。 稷下学宫内,辩论题目变了又变,他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那一颗星。 楚歌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外圈,看到了高台之外,另一侧,诸多老者欣慰的眼神,其中有不少他都是认 识的,当初在楚王府里,他也很是挑灯夜战焚膏继晷了些时日,对付起功课却仍然有些艰难。 那时候赵从一,便是游刃有余的。 太子立在他身旁,淡淡道:“赵常宁是他外祖,以前常把他拘在此处攻书。” 是以与这里的鸿儒们有旧也是正常。 岳氏遗孤原本就是一个极好的身份标志,何况赵从一自己,本来也是有才学的,无怪乎入了这些人的眼 。 周遭有学子看到了他们,楚歌退后了一步,见到了学子面上震惊的神情。 学子慌不迭便要下跪行礼,张口便要惊呼,在此之前,太子摇了摇头,于是惊呼便被压抑下去。 太子示意不必多礼,学子讷讷后退。 宴尽人将散,太子却在此之前,带着他离开。 绕过了人群的洪流,他们走上了一条小道,出了稷下学宫,绕路向另一侧行去,却是到了军营。 楚歌茫然不解,不知晓太子为何会带他来到此处,直到他再次见到了赵从一。 是军中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