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戏明 第210节 (第5/5页)
张国舅,谁还能想得出这么棒的主意? 至于王家那小神童,一五岁小孩能懂什么?根本没他什么事! 他们靠的全是自己的聪明才智!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对,对,都是你们的主意! 李东阳:欲言又止.jpg 老丘:欲言又止.jpg * 更新! 别担心,这不还没千钧一发吗(理不直气也壮.jpg * 注: 1‘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出处一时找不着,反正不是我编的 属于很流行的段子 - 2老丘当对照组:参考《明孝宗实录》 【少傅刘吉与万安尹直同一jianian贪直安斥去而吉与丘浚进官恬然受之不以为异请大明黜陟以示劝惩】 有人上书弹劾:万安都走了,这老刘还和老丘一起加官进爵好不要脸哦 刘吉:记仇.jpg 第174章 文哥儿溜达回家肚皮还饱饱的,他平时有事没事就爱出去玩耍,时不时会被人投喂一顿,王华也没太在意。 结果这第二天京师又闹腾出新事儿来了刘吉门口也被人贴了一对对子。 这对子更损乃是十分好记的隐字联,骂人不仅带拐弯的还非常通俗易懂属于寻常百姓听了都要在饭桌上聊几句的那种。 毕竟你说什么卢杞啊荆公啊,那还得有点文化水平的人才能知晓,搁老百姓那儿一听谁晓得他们是谁?卢杞和枸杞啥关系?荆公是荆条的尊称吗? 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就不同了,谁还不会念咋滴?这玩意谁听一遍还能记不住?就只贴出来那么小半天笑话都传遍京师了:刘棉花,王八,无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