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132节 (第2/6页)
们接单量激增。 这些单子最初还都来自翰林院官员们。 这等清贵的官老爷都觉得好,那自然是极好的! 于是笔匠们又把外面流传的各种传说加工了一番,但凡有犹豫不定不知该不该下订单的客人来了,都活灵活现地给这些客人讲一遍。 甚至还有人透过传言看本质,给这笔多添了个“神童笔”的名头,说那王状元家的小神童用了它,三岁就会作诗了,你说神奇不神奇,你说厉害不厉害? 所以说,谁的嘴都比不过买东西的人的嘴。 在各方有意无意的推动下,胎毫笔这个不算新鲜的古早玩意一下子在京师翻红了。 效果比文哥儿想象中还要猛烈。 全城几乎没一个新生儿逃过了秃头的厄运! 等文哥儿得知了京师的新风尚,他小师弟都已经满月了。 他从乳娘那里得知新生儿满月时本来就是要剃头的,良心才重新活蹦乱跳起来。 当小秃子本来就是他们的宿命,现在顶多也就是头发被他们爹娘或者祖父祖母跟风拿去做传说中的“状元笔”或者“神童笔”而已。 哪怕京师已经薅秃了很多小孩,文哥儿还是饶有兴致地看人给他师弟剃胎毛。 按照谢迁的介绍,剃胎毛这事儿可以上溯到《礼记》,书里甚至还规定了剃胎毛的时间和发型。 比如三月末剃头的,男孩子可以在脑壳两侧留两撮,女孩子可以在脑壳顶上留一撮,瞧着都还成。 要是别的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