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150节 (第3/5页)
至于文哥儿是不是真的要问什么正经医学问题孙院判觉得不太可能。 就那么小一娃娃能懂什么?就算于诗文一道上有点儿天赋也不至于连医理都能生而知之吧? 请教什么的肯定只是借口,估计就是想来太医院长长见识。 陛下连紫禁城都许这位小神童去了太医院自然没必要拦着他。 孙院判也不怕这小孩惹出什么乱子来他那状元爹和他那几个翰林学士老师不得负责? 另一边文哥儿已经跟着人溜达到御医们所在地。 明朝学医地位不高连太医院院使都只是五品官,御医就更不用说了,也就八品官。至于医士之类的,属于不入流纯干活的。 若无宣召,太医院御医们的工作倒也清闲,他们大多是被朝廷征召到京师来的,有不少都曾是地方上的名医,闲着没事时便在那整理医案。 医案这玩意就跟后世的病历本差不多,基本都会记录下病人个人情况、具体病症、诊脉结果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等。 不少名医都会把自己遇到的有参考性的病例精心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参考。 见文哥儿过来了,御医们都觉得稀奇,停下手头的活打量起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娃娃。 作为行医经验的名医,大伙职业病一下子犯了,都仔细地观察起文哥儿的气色来。 文哥儿平时能吃能跑,脸蛋儿透着健康的红润,一双眼睛更是奕奕有神。 光看这份精神气就知晓他身体倍儿棒。 文哥儿积极地跑过去自我介绍,也不说他爹和他老师,就说自己是在翰林院读书的王守文,今年已经足足四岁了! 众御医听得一乐,笑问:“那你不在翰林院读书,来太医院做什么?” 文哥儿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