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167节 (第1/6页)
太后夸道:“确实是个好孩子。” 这么大一点的孩子,不跑出去玩泥巴玩得自己满身脏兮兮已经很不错了。谁家孩子能像他这样小小年纪就闻达于朝堂? 更难得的是,这孩子隐隐有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 不管是上次的《讨“金莲癖”檄》还是这次通过丘濬请宣谕,都不是为扬名为私利,而是确确实实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才奋笔疾书,想通过自己手中小小的笔杆子尽可能帮到那些可能遭受苦难的人。 连丘濬这样跻身阁老之列的人都对这孩子另眼相待,难道仅仅是因为他长得讨喜可爱? 朱祐樘听太后也这么认为,心中更觉这小神童乃是老天给他的“祥瑞”。 母子几人闲聊了一会,朱祐樘又命人把顺便捎带过来的胎毛笔拿给太后与太皇太后。 她们一个是皇祖母,一个是皇太祖母,理当也存一支。 太后笑道:“我听说这胎毛笔也是王家那小神童带起来的,要不然京师可没有这样的风俗。” 京师过去大多是外族的都城,许多习俗都是太宗迁都后才慢慢兴起的。 像胎毛笔兴许在一些地方曾风行一时,京师却是今年才掀起了这么一股子做笔风潮。 “确实是他看书看来的,翰林院那些学士们最先做了起来。” 都是为人父母的,哪怕明知什么“状元笔”皆是野史传说,也想借此博个好彩头! 思及文哥儿给宫里宫外都带来了这么多乐事,朱祐樘笑道:“这次我们的小神童又提出一桩有益于百姓的好事,怎么都得赏赐一二才是。” 于是朱祐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