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4 (第4/4页)
差不多。 而且他还写道,这种植物当地人也有种植,只是种的不多,只有那些最贫苦的人家才会种植用来充饥。 这个人就感叹,世间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存条件下长的样子也不一样,就像先人所言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大自然果然奇妙啊。 贾敬看完后便问惜春,“惜姐儿对这种植物很感兴趣?” 惜春点头,指着第二篇游记道:“这种能吃,应该很多地方都能种,而且长的好,果子多,能填肚子。” 这两篇游记,第一篇写的是木薯,第二篇写的是红薯。 红薯对这个时代的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贾敬瞬间明白了惜春的意思。 能吃,能种植,那就是粮食了。 如果这种新粮食能够大范围种植,产量还高,那那些贫苦人家生活就能得到改善。 惜春又道:“它好养,一小段也能活。” 贾敬蓦的抓紧了书,他努力装作轻松的口气问道:“惜姐儿,这些都是你从地府里知道的吗?” 惜春眨眨眼,地府? 下一秒惜春就反应了过来。 怪不得贾敬对她这么离奇的表现都接受良好,原来根源在这。 惜春想了想,点了点头,“我在那里碰见了一个人,他说他是个海商,生前从海外偷偷带回来了一种粮食,可以种,产量很高,可以养活很多人。” 贾敬把书合拢,“好,这件事父亲知道了,也会安排人手去做。” 惜春顿时心满意足了。 贾敬却突然问道:“那惜姐儿可不可以告诉父亲,这本书是从哪里来的?” 之前那几本书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