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春_分卷阅读1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3 (第2/4页)

是中央统收统支,类似于后世九十年代中央税收改革前,中央没钱,地方却很富裕的差别,大明也是这个问题,账面上可以有几千万,然而最终落到朝廷手上,就只有几百万两了。

    各种用兵,救灾,或是建设,都是中央在花钱,这钱也就不可能够用,像之后的嘉靖年间,一度税收往后多收了几十年。

    老百姓还怎么能活呢,只能是苦了百姓,也不外乎海青天会说:嘉靖嘉靖家家皆尽!

    只要能够理清税收,在徐秀看来,大明朝的财政危机就足以改变,但又何其困难。

    官僚集团,地方士绅,商人阶级,就是三座大山,他们都是依附于这个体制,并成为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要想搬走这三座大山,只能依靠至高无上的皇权,思及此处,徐秀微微摇了摇头暗道:大肆传播所谓反学,最终却要依靠皇帝来完成最终的体制转变。这种事儿也只能是在正德皇帝身上,才有那么一些可能发生。

    ……

    正德八年春,皇帝下中旨,命全国搜捕徐秀等一干反学分子,自上而下清查。

    兵部、吏部、礼部等多个中央部门被查出有徐秀一党,暗自集会。

    天子之怒,血染江海。

    人头滚滚之下,民间舆论更是风声鹤唳。

    东南地更是不堪,民间文社被禁止,书院被查封,大儒斯文扫地,书生投入监狱。

    更遑论各式署名书籍,焚烧起来浓烟滚滚,大有遮天蔽日之感。

    有思想激进之人怒道:“焚恒秀先生之学,大明再无朗朗乾坤,这浓烟就是最好的明证。”

    自刎以阻,然而并无他用。

    更有改名为共和新闻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