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八章 离京 (第4/8页)
于此,人数最多的就是一三系的旧友。 原本这些人就都是骨干之才,永安十三年更是被好事之人称为五百年来科举第一榜。 一甲和二甲前三十,几乎个个都是才学过人之辈。 比如新上任的检校刑部尚书王华,刚刚升官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养马归来的太仆寺卿陈讷言,通政司左通政姚节。 个个都是朝中新贵,年纪最大的陈讷言也就四十二岁,但已经官居从三品。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送到此处就差不多了!” 杨清源向着众人一挥手。 “清源此去,不知何日才会归来!?我等实在心有不舍!”姚节这话不是嘴上客套,而是肺腑之言。 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怎么想的,在场的人大部分都是怎么想的! 当年永安十三系,一甲三人及二甲关键较好的十五人,被人称为“十八君子”,更有好事者称为“十八学士”,杨清源是永安十三年一榜第二小的,也是“十八学士”之中年纪最小的、 但一三系依旧是以杨清源和王华为首。 李寻欢虽然也是天纵之资,但是相比于杨王二人,显得有些不羁,虽然潇洒,但却不适合当领袖。 况且永安一三系能够再次被启用,也是杨清源的缘故。 其实在先厉帝朱瞻坤政变成功,上位之后,“十八学士”的政治仕途便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 朱瞻坤当太子的时候,就和永安一三系撕破了脸,他上位了自然不可能重用一三系的人。 即便他们是先太宗文皇帝给新君留下的政治遗产。 是杨清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