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理寺的盟友(下) (第2/4页)
柳独峰鸣不平,随后为其请功、赐爵。 柳独峰在朝中的地位很尴尬,其余暗五部的统领各有来历,足以对抗文官集团的压力,但是柳独峰是身份最低微的。 平民出身,得圣上赏识,破格提拔为五品。 但是这也到了柳独峰晋升的上限了。 大周文官以科举取仕,柳独峰这种情况,周帝又不能赐同进士出身。 武将以荫封和军功领职,但柳独峰这个工作性质也不能往武将里排。 所以就导致了目前这个尴尬的局面,五年之间,柳独峰所立之功,只有赏银,未有晋升。 而杨清源的奏本之中却提出了一个新的办法——赐爵。 大周不比前朝,并没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明确说法,大家只是将其当做惯例。 杨清源就是基于这个前提,提出了封爵。 以柳独峰制衡江湖,维护治安,破获大案的功劳来看,便是赐个子爵都是应该的,但是杨清源还是保守了一波,在奏本中请赐柳独峰男爵勋位。 自古官、爵分离,官掌实权,爵有食邑。 但是爵位只有虚衔,没有实权,虽然地位不低,但是在朝中分量却不够。 故而勋贵集团才会抱团取暖,对抗文官。 但是柳独峰缺的只是地位。若论实权,柳独峰可以不经圣旨和内阁调动上千捕快,这样的权力,朝中能有几人?! 而且这个爵位还会带来一个质变,人生在世,不能免俗的无非名利。 这个爵位还有一个好处,一旦封爵,即便是个男爵也会载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