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52节 (第5/6页)
杜衡一边听着汇报,一边翻看典册。 这回剿匪端了秋阳县匪的老窝,虽还有零星流散的匪徒,但也不会再成气候了,又有囤兵驻扎,哪里再敢出来作乱。 在山寨子里清缴到的一应财物先补偿了给朝廷的公粮损失,又做了公账填补,倒是没消耗太多剿匪的费用。 现在棘手的就是这些被抓的匪徒该怎么处置,按照朝廷律令,投身为匪搅乱百姓安定视情节重则斩首,轻则发配边疆。 但杜衡查看了审问结果,这团匪徒成形还是因为昔年那场大旱灾,村野几乎颗粒无收,农户实在过不下去,一部分选择背井离乡乞讨于他县,而有一部分则做上了匪徒这一行当。 后又积年穷困,县府腐败,不断有老百姓不堪剥削重负加入了山匪行当,以至于原本只有十几个人的山匪壮大至今。 甚至有的山匪还娶妻生子,延绵要传承起来。 匪盗横生,也是因世道不太平。 按照朝廷的律令,这些人大半得判处死刑,剩下的多发配于边疆。 律令是死的,人到底是活的,究竟是重还是从轻,抉择到底还是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上。 “这批匪徒都快要赶上县下丁级村落的一半人口了,倘若从重处罚,县里人口只怕是更少了。” 刑房典史道:“大人所言极是,只是总归是作乱之辈,倘若不做个像样的处置来,于上于下都不好交代啊。” 杜衡应了一声。 “山匪头目依律行事,也算是以儆效尤。另情节重者贬为奴身,其余男子一应充做县役使用,正好县里修筑水利缺乏人手,五年若是表现勤恳改过自新就放回原籍。至于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