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再造中华_第391章 进军福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进军福建 (第1/5页)

    近代以前,福建的地位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究其原因,主要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以山区丘陵为主,只在沿海地区分布着少量平原,难以养活大量的人口。传统中国是个农业社会,福建农业条件差,自然不会受到朝廷的重视。

    晚清以后,中国沿海对外开放通商,福建北接浙江、南连广东,重要性才日趋凸显出来。

    尽管如此,福建内陆大部分都是山区,交通闭塞,极为不便。

    一个历史冷知识是,八年抗战期间,日寇经营台湾已久,与福建只有一海之隔,却只派兵占领了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福建的广大内陆,仍牢牢地掌握在国军手里。因为福建内陆山区实在太多,军事占领的成本太高。

    革命军进攻福建,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杨烜定下的策略是,擒贼先擒王,先集中兵力攻下福州,再扶植杨国桢重掌福建,号令各府县投降。

    杨国桢做过三年闽浙总督,在福建还有不少门生故吏。他又是杨烜的叔父,由他出头劝降内陆府县,最是恰当不过。

    正月初八,革命军正式发动二次东征。

    以往革命军打仗,往往是水陆并行。这次东征,因为福建地形特殊,杨烜又要求集中兵力打下福州,陆军主力只好乘坐海军战船,走海路直趋福州。

    海军运输船数量有限,陆军野战步兵师装备又多。革命军只得大量动员民船,勉强满足作战需求。

    革命军二次东征,照例抽组形成东征军司令部。国事繁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