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亲成 (第2/5页)
,而是有些话还是咱们爷俩单独说的好。” “伯伯但说无妨。” “马老三有情有义,你唐大郎知恩能报,老夫心中敬重。但你也说了,这关系到小女一生的幸福。” 张老板拿起桌上的文书继续道:“老夫不求小女攀上钱家那样的高枝儿,但也不希望她到了婆家还要为生计cao劳。你这五成份子确实让老夫意外,但也只是意外罢了,别说是五成,就算是你把唐记都给了马大伟,一间小食铺能保我家四娘一生衣食无忧吗?” 张老板已经尽量说的委婉了。说白了,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娶不起我闺女,就别多费神了。 唐奕高深地一笑。 “小子斗胆问一句,您的福隆店月入几何?” 张老板沉吟片刻,“平均下来,月入六十贯不成问题。” 言语之中,不无得意之色。 以宋朝的城镇生活水平,一个三口之家,就算双职工月入两贯钱已经足够生活了。他这间铺子能月入六十,可是不小的一笔银钱。 “六十?那您知道我那间食铺月入几何吗?” “多少?”张老板下意识一问。心说,你要是有我福隆的一半,我就考虑考虑这门亲。 “百二!”唐奕轻描淡写地吐出两个字。 “多少!?”张老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至信。 “这还是我怕累着了马伯、马婶,要是敞开了卖,月入二百也不是问题。” 张伯颓然地坐回椅子。他哪能想得到,小小的一家生煎食铺会有这般盈余,简直就是抢钱。 “卖几个油煎馒头就这么挣钱?”张伯有些不信。 唐奕也不瞒他,直言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