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0 (第3/4页)
那么复杂。比如那馄饨老板,让儿子读书,也就是希望他能明理,将来给他说亲时女方家能高看他一眼。说起来这理由挺可笑,什么时候读圣贤书竟成了增加婚配成功的砝码了?可百姓就是这么想的,那些所谓的宏伟志向,于家贫的百姓们来说,不过只是空谈罢了。” 泰昌帝意味深长道:“所以,即便朕改良了选官制度,削弱了贵族,扶持起了平民寒族子弟入仕为官,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没银子而读不了书的,仍旧是读不了书;哪怕有银子却找不到先生教授学问的,还是找不到人教授学问。根本的原因,是百姓们还不够富,还做不到家家有余粮,人人可读书。” 刘桐心下一惊:“皇兄这般说……难道是要大魏百姓,都能读书吗?” 泰昌帝轻声道:“有何不可能?” 这一天刘桐回府,心神不宁的。 贵太妃抱了陶陶去玩,常润之清点了账册,回屋后看刘桐紧锁眉头,似乎很是担忧的模样,不由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刘桐正想和人倾诉,当即便将泰昌帝那番话告诉了常润之。 常润之倒是觉得有些诧异。 泰昌帝的思想很超前啊……以法治国,重视法治倒也罢了,现如今竟然开始关注基础教育了? 可大魏是很繁荣没错,却也没有繁荣到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地步啊? 如果要做到全民接受教育,那最起码要以乡或镇为单位设点,投入教育资源。 这年头,能读书识字的,多半都有些野心,谁愿意去穷乡僻壤里教书? 泰昌帝想得很美,可也仅止于想得美罢了。 常润之所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