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有盼头了 (第4/5页)
命花,俺知足了。大王仁慈,赐了姓,派了官……再找个媳妇,生个娃,日子美滴很。可惜了,怎么就姓陶了呢。” “哈哈哈哈,赐姓那天,你抱着个陶罐喝水!” “……” 崔寡妇听着军武里退役的亭长和立正聊天,小心翼翼地扶着犁把。 还不忘招呼儿子崔喜善别忙着洒粪,回家里抱罐水来。 给两位官老爷喝。 就算做牛马拉犁铧,那也是官家派来的老爷。 比以前那些腌臜货色像人,会干人事。 家里不缺粮,不缺穿用。 亭长、里正又都是家里那口子临死前的老友。 她琢磨着,是不是今年秋收完,是不是该置办头毛驴帮忙干活。 乘着儿子还小多攒点家当。 再过几年孩子十二岁,就该定门亲事…… 像崔寡妇一样落魄的人家,在秦国只是少数倒霉蛋儿。 总体来说。 大多数五口之家,日子过的没这么艰难。 冬日里修路,有大把挣钱粮的机会。 正好用在春耕上。 子嗣繁茂者,甚至已经能置办起耕牛和犁铧。 不用借官府的物件,也能保证春耕秋收。 日子开始过得有盼头了。 只是,耕牛毛驴之类的畜力缺口,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相邦吕不韦,接到各郡县上报求耕牛毛驴的奏章,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