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2 (第2/4页)
意奏告给刘彻,刘彻为此诏命群臣商议。御史大夫韩安国第一个反对,他的意见还同以前一样。高祖的白登之围不可忘,就是文帝曾经统兵于广武常溪,结果重兵北伐,内部空虚。济北王刘兴居趁机发兵袭击荥阳,企图夺取长安。文帝只得匆忙收兵平叛,于匈奴一事无功而返。兵马一动,天下sao动,不能长期用兵,且胜负难料,不可轻率出兵。 而王恢起于边军,熟谙匈奴情况,他寸步不让,说以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君臣却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而如今大汉强盛,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换来的不过是数年的和平。而就算是这几年的和平,也不过是大体而言,匈奴哪年不南下劫掠为乐呢?应该叫匈奴人看看汉朝的拳头了。 说到底,王恢的话击中了刘彻。他只所以还没有下决定,不过是也在犹疑,究竟能不能做成几代人没有做成的事情? 太皇太后的嘱咐犹在耳边,韩安国的话也很有道理,诸侯王对朝廷虎视眈眈时时刻刻想着趁虚而入。一旦开战,变数实在太大。 阿娇心知即便隐患重重,但刘彻已然是动了心的。他只是需要一个人再从旁去鼓励他,肯定他。“陛下,阿娇听说,秦时大将蒙恬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长城,威震匈奴,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难道灭秦之汉没有敢与匈奴一战之心吗?”(。) ☆、第一百零二章 马邑失利 第二日的廷议,到了傍晚终于叫刘彻一锤定音:少府和内史署立刻准备军费,汉军的精锐要完成调动布防,加紧编成训练。 马邑一战不论胜负,都将意味着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