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16节 (第8/12页)
当有用,是拖人进粪坑打滚的绝招之一。可惜, 西班牙人实在是太过于忽视东亚的军事技术进步,以及这种进步的扩散速度了——从理论上说,飞玄真君号等火箭技术由朝廷全权持有,等闲是不能泄漏于私人的;但大安官府的执行力懂的都懂,随着火器的生产线的狂猛扩张,某些看管不严的次品武器也自然而然的散布了出来,并随着贸易扩散到了资产雄厚的海商手里。 正因如此,当兴致勃勃的欧洲海盗闻着腥味围猎过来的时候,他们面对的不是想象中的跳帮作战和冷兵器互殴,而是铺天盖地的劣质火箭。 ——总的来说吧,那个残暴的场景还是相当叫人不愉快的。 当然了,在清楚意识到中国武器的扩散情况之前,欧洲商人大概还要碰很多的钉子,遭遇更多残暴的血腥。但无论如何,这点小小的胜利已经足够让中枢欣然喜悦,视为将来对西班牙战争一举获胜的莫大吉兆。而力主对西作战的当今飞玄真君陛下,更被视为是洞见渊深、深谋远虑,眼光迥非常人可及的一代明主了。 朝廷的威望总在于军功。南南北北的战事如此顺利,国内的民生又是平静安定、毫无波澜,内外都是这么的稳妥清和,谁能不真心实意的称赞一句尧天舜日、大安如日中天?即使将来史书工笔,恐怕也只能老老实实承认一句“治世”的——至于什么皇帝骄奢、内外失衡,都只能算是治世背景下若有似无的小瑕疵,其实相当不值一提。 当然啦,在这样可以载入史册的兴旺背景中,偶尔也会有一点不和谐的音符。譬如外务处最近密查上下,就发现京师的市场随着工坊的兴办在迅速扩张,激增的需求极大的刺激了新兴的文娱产业,出版书籍的数量几乎是在翻着倍的增长。巨量的书籍小报话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