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_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45节 (第1/12页)

    第六天魔王者,大自在天之主,以欲望与快乐败坏修行、阻碍正法的强大天神,佛家呼为“波旬”。以此命名《凡人修仙传》,无疑彰显了历代批评家幽深难言的心绪。一方面,他们鄙夷这本小说粗糙浅薄的文笔,毫无内涵的主旨,低劣可笑的措辞,将之斥为绝对的邪魔外道,不能容于正法的扭曲造物;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不承认此书匪夷所思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如同天魔一样引诱无数读者,提供了不可胜数的欲·望与快乐

    除此以往,这个称呼还埋伏了某些幽深的暗喻。尽管文学界一向对第六天魔王嗤之以鼻并激烈批判,但长久的反对恰恰说明了此书非同寻常的历史地位。实际上,以现下的眼光看,虽尔不少小说家在笔下表示过对《凡人修仙》的批判,但在自己作品的起承转合中,却总是有意无意的效法天魔的手段,设置悬念打造爽点隐藏伏笔,样样都是《凡人修仙》开创的技法。甚而言之,大安后期资本工商业兴起后的所谓“市民文学”,则干脆被称为“第六天魔之子”。

    所以,对《凡人修仙》的批判,与其说是传统文学对新生事物本能的厌恶,倒不如说是这本奇特的小说戳中了文学界永远难以解决的死xue:技巧与内容,哪一个才是小说的核心?

    一本只有技巧而完全没有内核的小说,有其存在的意义么?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看到合理而准确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文学界往往践行着两套标准,并行不悖。

    当然,这并不能用简单的“口嫌体正直”或“真香”来形容,举例来讲,百年前周、王等大家于京师教授比较文学之时,也曾在课堂上严厉批评《凡人修仙》的媚俗与低级,但听课的学生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