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3/4页)
正帝拿着手中的文章,看着上面的字铁画银钩,行云流水,感慨道:“她这手楷书倒是得了你的真传。” “陛下过奖,臣也就一手字勉强能拿得出手。”陆若华笑笑道。 “你倒是过谦了,朕若记得没错,你似乎会五种字体,楷隶行草篆你都会,这点上晋阳若是想要赶上你恐怕还早呢。”天正帝捋着胡须道。他记得晋阳只楷书和行书拿得出手。 “那都是小时候不懂事,张扬,觉得会的字体多了便比旁人厉害了。知道游学长了见识后,臣才明白何为书法大家。”所谓书法大家是能够将一种字体写到极致,写出自己的风骨。 “公主在书法上天赋不高,但是勤奋刻苦,倒比当年的臣沉稳多了。”陆若华赞道。晋阳公主聪慧,但是唯独在书法上天分不高。 “那孩子确实刻苦。”天正帝想到了自己在皇后那看到晋阳公主经常练字的场景,随后又看着桌子上的文章感慨道:“除了刻苦,这还是还是个聪慧的。” “公主聪慧机敏,但是叫臣说,这还不是最难得的。”陆若华笑着道。 “哦?”天正帝闻言露出了感兴趣的样子。 “臣觉得公主最难得的是对朝政的敏感以及一片爱民之心。”陆若华答道。 天正帝听后看着桌子上的文章,感叹道:“是啊,这文中说‘教化之道,意在民心,民心同,则其之土地尽归大燕’。”要知道这才是陆若华提出教化之道的根本所在,也是他同意施行此方案的根本所在,他要得可不就是这些蛮夷之民的民心都和大燕百姓等同,到时候,这些民心所在之地,一定会成为大燕的领土。 而就这样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