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 (第3/4页)
授几眼,心没了底,恐怕他又不肯买了。 赵授虽心里提防,但又寻思机不可失,听商人说得也合情理,便取过下人拿来的一包银子,称了称,整八十两。 商人笑眯眯地接了银子,向赵知县道了谢;赵授令人送他出去,自在府里踱步鉴赏那块美玉。 他终归还有些不放心。正巧有几位朋友自别处而来,他设宴招待,几人便在宴上胡吃海喝,趁闲聊的时节,赵授掏出玉来给一位懂玉石的朋友一看,那位说:“此乃是品质差的仿物,约莫三四两银子的花费,哪里需要八十两?贤弟倒被他诈了。” 赵授听罢,脑袋里嗡嗡作响,气不打一处来,臭骂了那商人一顿,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摔烂了玉。还不够泄愤,他又与众人牢sao几句,才算罢了。 可八十两银子却是一时半会儿捞不回来了。他本想着为了此玉省吃省喝也不打紧,但如今一遭坑骗,他便火冒三丈,说什么都得把钱挣回来。 他随即想了一个妙法,买通了往来陈州偷卖私盐的盐商,保着他们在西华不受官府之禁,纵其行卖低劣之盐,自己则大收暴利。但西华又不是富庶之地,估算一月下来,不过三十两银子,着实太少。 有一位主簿助着出谋划策道:“大人既嫌西华地贫,何不央卢知府给以凭证,使私盐至淮宁贩卖呢?” “不可,”赵授说道,“此等丑事若令知府决断,日后万一泄露,恐怕清誉尽失;他如此重名声的人,定不敢自己做主。” 主簿笑道:“看来大人不知陈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