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祝_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 (第2/4页)

建康郡王。近闻府公因典簿害疾,罢其职位,以使彼安心养病;今典簿既没,理应归之,然尚不见府公有复其官之意,深为沮气。典簿为某之属官,一日不定,则监内一日不得居安。伏望府公早决商议,莫失信于官民也。’

    “我这就把我的名字写上!”那位老儒看毕,拿了支笔,在这文书的结尾附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也写!”又有几个人站出来了,在卫怀面前署了名。

    紧接着,众人都呼嚷起来,前扑后拥地来争署己名,无一人显露出胆怯之心。

    最终,这些名字密密麻麻地堆叠着,竟占去了奏书的半张纸之多。卫怀看着这份奏书,顿时热泪盈眶,小心翼翼地将它拿起。

    联名的上奏由国子监递到了王府。万和顺虽说不想服软,但见卫怀动用了这等阵仗,便不得不掂量掂量利害了。此人倒是精明得紧,干脆就依循着他平日‘和顺’的性子,纳了谏议,即差吏部追复杨怀绳之官。他见百姓既心向卫怀,便寻思着顺便借此谋一个好名声,便又追赠其为国子监司业,令人以四品之规格,择墓安葬。

    卫怀听说此事,特意叫上夏元龙,央他去看墓地。

    夏元龙便劝道:“杨兄下葬,必当安其魂灵,讲求死得其所,不可妄选也。然南京如此大之城池,处处看选,则是徒耗时日。不如由及民拣一处好地,专程前去,岂不省便?”

    卫怀随即啧啧称赞:“这法子好。”

    “不知卫兄想去何处看地?”夏元龙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