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谋臣为何谋? (第4/5页)
纳兰瑜的话,让杨宸面色有些难看,堂堂朝廷三品大员,行贿守地乱党,传出去朝廷的脸面往何处放。 “殿下不必迁怒和大人,和大人所给,比起为定南百姓带来的不值一提,试想殿下居和大人之位,该当如何?比起无能的清官,能臣更当为殿下所用,至于贪墨与否,比起百姓所得之惠,又何值一提?” “殿下御人,当赏则赏,当罚则罚,赏能臣,罚庸臣,水清水浊与否?何当挂齿,长河之水清,往往泛滥,北水之水浊,却挟富养水土于百姓,试问殿下,天下之水因何而清,天下之水为何而浊?” 纳兰瑜所言让受教于受儒家之术的杨宸雾无话可说。 “道家重无为,法家重刑典,殿下出自天家,更当明晓以儒学教养天下百姓臣民,又当以王道霸之,法道刑之”wap..OrG “治大国如烹小鲜,长河泛滥,便修理河道,天灾之下安抚救济百姓,人祸之下则趋利避害,不劳民而民自富,不远征而国自强,臣之所言,又何尝不是今日陛下之所行?” 纳兰瑜讲完,杨宸起身重重行礼“先生所言,小王受教了” 如此治世之才,屈隐于山野寺庙之中,着实可惜。 “先生可愿随小王去阳明城,小王有先生在身侧,于万事则有便宜,皇叔之冤,也可早日而洗” “殿下不必多言,臣心中自有一番计较,当出寺之时,殿下远在万里之外臣都当行远而来,不当之时,殿下近在眼前,臣亦不愿妄动半分” 说完,纳兰瑜双手合十向杨宸行礼。 至此,今日之事,便定了定南卫之内忧。 二人出寺门而去,在弘业寺外,杨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